指南:如何打造更強韌的供應鏈


對託運者而言,提升供應鏈韌性現在是必須執行的工作,若託運者從全球多個地點接收高價值、高需求產品,則更是如此。供應鏈強韌的公司更有可能在需要時,有貨物可用,而且發生中斷情形時,更有能力可持續服務客戶。

簡介

研究顯示,隨著託運者從 COVID-19 疫情造成的全球中斷情形中恢復,提升韌性可能會是許多託運者的首要工作。根據 CSCMP 的 2020 年供應鏈創新問卷調查 (2020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Survey),75% 的受訪者表示所屬公司將會根據疫情間學習到的經驗改變供應鏈方面的做法。

本指南將著重討論幾項可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的關鍵投資及重點領域,託運者可考慮進行投資。

您將瞭解:



韌性為何是首要要務

中斷情形一直都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是什麼因素讓託運者現在將韌性視為優先要務?

全球化程度與複雜性提高:全球商務快速提高供應鏈的複雜性,也擴大了中斷情形的影響。過去侷限於單一區域的問題,現在可能會對許多供應鏈造成深遠的影響,對精實的全球供應鏈而言更是如此。

新的中斷情形來源:供應鏈中斷情形現在來自新的來源,而且更加頻繁地發生。根據 Gartner 調查,有 76% 的供應鏈專業人員表示相較於三年前,中斷情形有增加的現象,而 72% 同意這類中斷情形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專注於客戶體驗:供應鏈執行或缺乏執行,在客戶體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客戶仰賴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資訊透明度,以及更出色的品質與一致性。此外,客戶現在擁有的選擇,比以往都還要多樣,因此體驗不佳可能會導致客戶決定向您的競爭對手購買。

資料量指數型增長:供應鏈現在的資料量,比過去都還要多。某些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可能有 90% 的資料是在過去兩年內產生的。若能以高效率且有效的方式擷取這項資訊,託運者則可運用資料來建構預測模型,以提升供應鏈各環節的韌性。中斷情形一直都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是什麼因素讓託運者現在將韌性視為優先要務?



如何打造更強韌的供應鏈

在發生下一次中斷情形前,您可以採取幾個步驟並進行幾項投資來守住利潤,並變得更加敏捷、具備更好的因應能力。首先,請優先處理以下重點領域:

投資技術與數位能力

能以全球規模提供集中式供應鏈資訊透明化、自動化與預測分析功能的技術,是讓組織變得強韌的重要能力。擁有這些能力的公司仍有可能遭遇中斷情形,但這些公司能更快察覺狀況,並因應這樣的變化,進而降低中斷情形的影響,而且能更快恢復。

為了提升韌性與敏捷性,託運者應特別尋找可提供以下功能的工具:

  1. 即時的可視性
    • 視覺化呈現您的全球供應鏈,包括所有靜止或運輸中庫存,而且不分模式與區域。
    • 透過整合天氣、交通情況與時事等外部資料來源,在中斷情形發生前,主動追蹤、監控中斷情形,並加以應變。
  2. 預測分析與機器學習
    • 將資料用於商業智慧,發掘可據以行動的洞察。
    • 找出可能會在承諾送達日期到貨的貨件,並指出哪些有延遲送達的風險。
  3. Control Tower® 連通性
    • 經由單一技術平台與 Control Tower 服務網相連,可透過 Control Tower 服務網簡化物流供應商之間的通訊與聯繫,並提升績效。
  4. 物聯網 (IoT) 整合功能
    • 使用可衡量與監控震動、光線及溫度等可能會影響貨物之因素的 IoT 裝置,讓監控與追蹤作業更上一層樓。
    • 監控貨是否可能變質、損壞或遭蓄意破壞,並收到相關通知,以便立即緩解問題並從中恢復。

更新您的風險管理與情境計畫

有效的風險管理計畫應包含:

瞭解供應商:指出核心供應商的相對優點。讓資深管理階層瞭解潛在風險,因為這些弱點可能會影響要在何處取得、製造與銷售產品的決策。

責任:具體說明區域分公司和第三方供應商的責任。擬定與推廣風險計畫能協助制定選擇供應商的標準,協助各方瞭解通訊及回應方面的期望。

計分卡:透過計分卡評估內部與簽約的供應鏈供應商。計分卡可協助所有人瞭解哪些能力與責任最重要。計分卡應在風險緩解、合約與回應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每季審核:應每季審核供應商與內部作業的事件處理方式,以提倡主動監控風險。在這類審核之前與期間收集的資料,很可能有助於強化未來的風險管理規劃。

視覺化地圖:包含所有運輸路線,並以「熱點」形式指出已知風險的地圖,有助於進一步瞭解與評估風險。藉由監控天氣、政治動盪,以及其他風險元素,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在全球地圖上加以顯示,託運者可擬定出極為有效的預防與應變計畫。

有效物流應變計畫具備的 5 個元素

  1. 針對不同程度的威脅提供對應的情境
  2. 制定通訊計畫,並設置相應的應變團隊
  3. 進行成本分析,包含急件與貨物轉運成本
  4. 確定重要大宗物資的後備供應商
  5. 與應變團隊合作進行主動審核

取得全球人才

雖然技術投資仍是首要要務,但人才將永遠是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若操作技術的人員瞭解技術的所有複雜細節與系統,技術便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供應鏈人才短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業界的重大問題,而且某些公司可能難以找到並留住這些搶手的專家。若選擇提供託管服務的 TMS 供應商,則可仰賴供應商提供人力與技術,立即取得穩定的供應鏈人才,讓您的團隊如虎添翼。您將能因此掌握發揮 TMS 真正潛力所需的技術與策略性知識,並維持穩定可靠的資源團隊。


韌性與精實: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

現今的供應鏈不只需要變得更全球化、更精密複雜,並要採用更多管道,同時也面臨要減少所用資源與花費的壓力。但就供應鏈效率而言,怎樣算過度精實?近年來,有些知名團隊經歷了幾項非常公開的服務中斷情形,而使這個問題在企業董事會中再次受到關注。重複配置所有項目將會導致成本過高,不過重複備置部分庫存、系統與資源,可在發生災難時,避免系統崩潰而產生浪費,即使是效率極高的供應鏈也是如此。

阻礙您打造強韌供應鏈的 5 個障礙*:

  1. 產品與產品陣容相當複雜
  2. 需要在成本效益與韌性/風險緩解間取捨
  3. 組織內有隔閡,而且不同業務功能之前使用截然不同的指標
  4. 投資成本 (例如尋找合格的替代供應商,重複的工具)
  5. 缺乏先進數位技術,無法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協調程度

企業希望精簡成本,同時透過強韌的供應鏈獲得高客戶滿意度,以下列出全球 TMS 可協助達成這兩個互斥優先要務的各種方式。

成本管理最佳化與自動化採購、稽核/薪酬準確性、降低罰款的作業,以便節省成本。進階使用者可發揮技術的最大效益,減少擴大編制與訓練人員的需求。此外,熟悉風險管理與應變規劃的託管服務供應商可提供產業專業知識,託運者可多加利用。

資訊透明化與商業智慧:提供全球每個貨件的詳細資訊,讓您全方位掌握整個供應鏈,並獲得全新境界的敏捷性、準確度和有用洞察,協助相關人員針對重要運輸與物流事項做出明智的決策。整合天氣、交通狀況、社經動盪等即時資料摘要的平台可協助最佳化決策建模、風險分析及其他重要供應鏈程序。

需求預測規劃:更清楚掌握當地、區域性與全球的貨運流動情形,進一步瞭解需求模式,以便提升營運據點的人力規劃,以及重要供應商的協作貨件規劃。這也讓您能夠針對市場變化或中斷情形立即做出回應,從容因應需求突然驟增等情形。

* 資料來源:Gartner,《Future of Supply Chain: Crisis Shapes the Profession》(供應鏈的未來:危機形塑產業),2020 年 12 月



關於 C.H. Robinson 旗下事業處 TMC

全球供應鏈已變得越來越複雜。企業需要掌握最新的技術和產業專業知識,才能不斷進步並領先競爭對手。我們是 C.H. Robinson 旗下的事業處 TMC,我們瞭解如何讓供應鏈變得更快速、更穩固且更有效率。身為全球物流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將產業專業知識與我們的全球技術平台 Navisphere® 相結合,以支援全球最複雜的供應鏈。我們全球各地的 Control Tower® 據點均配置物流專家為您服務,包含:阿姆斯特丹、芝加哥、蒙特雷、聖保羅、西雅圖、上海和樂斯拉夫。Control Tower® 服務網由本公司的技術平台所支援,可將我們客戶與其供應商和供應鏈合作夥伴相互連結。我們的客戶可充分利用這些功能,在超過 170 個國家/地區管理各種運輸模式的物流作業。

如要深入瞭解,請造訪 www.chrobinson.com/TMC